网络的终结者——抵御黑客攻击措施
在现今数字化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离不开互联网,但就是在这个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也鲜有人能够幸免于黑客攻击。众所周知,黑客攻击具有无处不在、难以防御、危害较大等特点,为此,我们要求科技人员加强研究,提升网络安全等级,构筑网络防线,真正成为网络的终结者。
第一节:黑客攻击方式
在金融行业,黑客攻击高发的题目格外引人注目。这其中,传统的攻击方式包括电子泄密、网络入侵攻击、卡盗、舞弊、诈骗等。但是从企业的运营、创新、生产等方面出发,我们可以察觉到黑客攻击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此,还有以人为载体的攻击、设备恶意攻击四个方面。 以二次定位、声纹识别、头像匹配等为代表的以人为载体的攻击,主要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攻击者盗取个人敏感信息、app账户信息、人脸识别信息等,导致轻则资金损失,重则个人隐私泄露,影响恶劣。此类攻击的隐蔽性极强,主动防范意识必不可少。 设备恶意攻击,则是指攻击者通过操控门禁系统、照相机、智能硬件等,来实现攻击的目的。早期,设备的安全性并不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迅速普及,设备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开发物联网的过程中,设计者应更加注意硬件等相关安全性问题。第二节:敌情评估与安全等级
针对黑客攻击的多样化和难以预测性,安全等级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为了定期评估敌情,可以参考黑客模拟攻击评估程序来找出企业信息安全的漏洞和短板,不断提高安全等级。 从设备层面,除了正常质保外,厂家还可以多种手段来保障硬件安全。常见的做法就是在固件或软件层面做一些恶意压缩包文件的捆绑攻击防护策略,或加密、签名等手段。第三节:防范措施
从攻击的侧面来看,我们常常会发现攻击者靠的是拿到给用户的数据中的隐私信息、历史行为记录等。很多时候攻击者并没有剥离出来攻击全局的大量信息,而往往恰恰是通过某位用户数据中的敏感部分来攻击游走于这一预算的用户。 此时企业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防范。首先要测试安全性,识别是否存在漏洞;其次,贯穿开发的全过程,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开发文档、系统日志等的审计工作;再者,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限定职责并及时撤销离职员工的访问权限;最后,在设备的硬件领域,可以通过去除一些与业务无关的系统对设备安全的侵袭。 总之,要做网络的终结者,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从了解攻击方式,到了解自身缺陷,再到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是一个全面防范的过程。希望未来的互联网能够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便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3237157959@qq.com。